给配电箱配上拉杆、给注浆机装上万向轮、将水泥仓库改成机械升降式……21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地铁集团应急抢险一分队基地看到这些小、巧、灵、快的立异,在地铁地道日常保护和应急抢险时,这些变得更小、更巧的设备能更便利、更快速地抵达现场。
分体式注浆泵将液压泵站和注浆泵分隔,泵站底盘为轮式结构,转移简洁,且衔接简洁。移动电源箱带拉杆和滚轮,单人即可便利地转移。 记者李永刚 摄
在地铁应急抢险基地,各种机械设备、物资规整堆放,其间一排黄色配电箱引起记者留意,与一般配电箱不同的是,它们悉数配有拉杆和滚轮。应急队员演示给记者看,只见他提起拉杆,拖着就走,就像拖着行李箱,十分轻松。
“配电箱在抢险现场很重要,接发电机,给抢险设备供给电源。”武汉地铁桥隧公司工程办理部司理唐飞介绍,一台配电箱重50多斤,装上拉杆和滚轮后,一名队员就能够拉着跑。
“咱们将电源输入端、输出端改成航空插头办法,适用于地铁运营线V接线口,满意现场各类设备、多台设备一起安全运用。”承当该基地应急作业的中铁十一局集团工程抢险应急救援队队长吴志华介绍,这些改造大幅度削减了应急处置作业中电箱转移、接电耗费的时刻。
子母式排水车俗称龙吸水,“坦克”外形的泵车能够遥控驶入水中进行抽排,每小时排水量可达3000立方米。记者李永刚摄
跟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路程渐渐的变长,日常保护和应急处置需求大批设备进入地下地道,救援车辆及中大型设备只能抵达车站出入口,无法直接抵达抢险部位。
针对地铁运营线路特色,武汉地铁桥隧公司联合中铁十一局与各大高校、外部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协作,不断创造及引入各类简略易操作、便携便利的“小、快、灵”设备。
注浆是常用的应急处置办法之一,可是传统注浆设备太粗笨,总重500公斤左右,曾经需求十几个人转移,还只能从车辆段乘坐工程车进入地道。现在,他们研发了分体式注浆泵,设备减重至100多公斤,还在底盘装上万向轮,转移简洁,能够从任何一个车站进入地道,极大进步在地铁车站、区间地道、洞门等方位的应急处理功率。
袋装水泥“住进上下铺”——立体快速存取渠道让袋装水泥的装车时刻削减20分钟。 记者李永刚 摄
“这项改造,咱们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创意来源于立体车库。”吴志华介绍,一般建筑工地仓库寄存水泥都是直接从地上叠加堆码,寄存和取用耗时耗力。所以,他们研宣布一种立体式袋装水泥快速存取渠道。
在应急抢险时,和传统袋装水泥装车办法比较,这种办法节约近20分钟,大大加快了应急抢险反响速率,缩短了抵达抢险现场的时刻。
现场还有一台通过改造的电动叉车,别看它十分轻盈,一个人就能够推着走,但它载重可达500公斤,还会主动爬高上车。
武汉地铁桥隧公司工程办理部司理唐飞介绍,武汉地铁应急抢险队成立于2018年,现在在江南、江北各设一个应急抢险基地,每座地下车站均装备储藏应急物资。“应急处置便是和时刻赛跑,所以不断总结经历,和施行工程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协作,尽量把设备改造得小、巧、快。”他说,现在已具有应急立异经历做法41项、实用新型专利6利、软件作品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