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日报》《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我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蝉联五连冠、我校主动服务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成效以及其他办学成果,具体如下:
厦门理工学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五次位居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一
“喜讯!我们又在一项学科竞赛中拿到了一等奖。”“您看,学生们的赛事成绩又取得了新突破。”……
每隔一段时间,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周水庭总能收到来自学校各个二级学院的报喜电话和短信。“看着学生们在各项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历练成长,我们的功夫没有白费!”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相关专家工作组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厦门理工学院在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这也是该校第五次居于该榜单首位。
厦门理工学院是如何在近700所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夺得“五连冠”的?这些学科竞赛活动又对师生产生了什么影响?近日,记者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毕业快一年了,但厦门理工学院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罗延剑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学校的创新创业园。原因很简单——他的公司,就在校园内。
2020年,还是大一学生的罗延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就想,能不能成立一家主攻软件外包开发与服务的公司,扎扎实实地把自己所学的技能利用起来。”敢想敢干的罗延剑很快找到5名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厦门市熵时光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主要营业业务“TimeAPI低代码开发平台”,已经为全国100多家中小企业、事业单位提供软件快速开发工具技术解决方案。
“学校不仅免费为咱们提供办公场地,还积极为我们导入客户资源。可以说,在我们的创业路上,处处都有来自学校的支持。”罗延剑说。
“目前,学校建有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85个,年均双创经费投入500余万元,选配双创导师近百人,累计孵化学生双创团队近800个,注册公司165家,项目融资总额过亿元。”厦门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师王峥灿说,对入驻的学生项目,园区可提供人员培训、市场营销、管理咨询、项目论证、公司注册、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及时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项目成果转化。
学校搭台,师生唱戏。“学科竞赛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重要抓手,作为一所体内流淌着‘亲产业’基因的应用型高校,为学生参加比赛创造良好条件是题中应有之义。”周水庭和记者说,从2014年开始,学校每年对照教育部竞赛项目分类和要求,对校内各项赛事进行分级分类,制定并逐渐完备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及奖励标准,“特别是针对A类重点赛事,我们会从竞赛经费、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参赛团队以坚实保障”。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谢彦麒教授从2008年就开始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这些年的变化感触颇深。“过去,学科竞赛主要由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学院并没有相应的经费,师生们外出参赛需要写上说明,单独向学校申请。如今,我们学院有了30万元左右的专项经费,出去参赛的各项费用都有了着落。”谢彦麒说。
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引入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赛的内生动力,亦是关键。
入学两年多来,厦门理工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黄鸿已连续斩获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二等奖。得益于学校出台的本科生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细则,他收获了不少创新创业学分。“毕业所需的创新创业类学分已经基本攒够了,没想到参加竞赛还有意外收获。”他笑着说。
同样充满获得感的,还有谢彦麒。为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活动,厦门理工学院将学生的竞赛成绩纳入教师教改评价体系。在最近一次的学院教师教改分数公示中,谢彦麒的分数超过1万分,比规定要求的400分足足多出了24倍。“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既完成了教改任务,又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真是一举两得!”他说。
3月28日,在厦门理工学院AMOY赛车俱乐部的办公室里,来自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研一学生张文博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仔细比对不相同的型号的赛车电机参数。“不同的赛车有不一样的参数需求,我们应该通过反复对比,为其匹配最合适的装备。”他说。
作为厦门理工学院的一张烫金名片,AMOY赛车俱乐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夺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冠军1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总冠军3次,在其他相关专业赛事上斩获13次全国一等奖及近百项单项奖。
设计图纸、加工零件、动手组装……在AMOY赛车俱乐部,每一辆赛车的诞生,都需要队员们全程参与。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贴近“实战”的自我提升过程。
“赛车队的经历,让我提前接触许多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导师指导掌握了解决办法,真正的完成了毕业和就业的无缝衔接。”厦门理工学院AMOY赛车俱乐部成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李宏泽说,去年毕业后,他入职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竞赛积累的专业经验,自己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参加过学科竞赛和实习实践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到公司后上手快、留得住。”厦门汉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郑炎煌说,公司到厦门理工学院招人时,通常会跟双创导师“要人”,他们是企业让人信服的“人才推手”。
不仅是专业素养的提升,每一次通过竞赛获得的历练,都将成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扎实铺垫。
离AMOY赛车俱乐部不远,便是厦理智能车队的实验室。这也是学校的一大“王牌队伍”——去年8月,厦门理工学院“厦理工-科华智能车队”选派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的5支参赛队全部荣获一等奖。
来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大二学生周怡鹏是参赛队伍中的一员。回忆起备赛过程,他打开了线月决定参赛开始,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把C语言、焊接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学了一遍。学完后,我又找到往届赛事的考题做多元化的分析与练习,并与其他高校的团队进行交流。”周怡鹏说,从报名参赛到国赛结束,这期间,国庆、五一、端午等假期,他都没顾得上休息。
备赛之旅虽然艰辛,但他却甘之如饴。“在指导老师周承仙的带领下,我跟同学们一道紧张备赛、熬夜编程,一同奔波赛场、挥洒汗水,一同举起奖杯、开怀大笑的经历,是我大学里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潘福斌教授是学生口中的“金牌教练”和企业眼中的“常客”。为了让课程教学无缝衔接就业岗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潘福斌通过与汉航集团、京东物流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建课程等方式,邀请企业业务骨干进校给学生“开小灶”,联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在他看来,指导学生参赛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赛打磨出‘市场营销’等系列一流‘金课’,指导老师也是学科竞赛的直接受益者”。
“学科竞赛可以倒逼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各专业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更新课程内容,参赛成果能够很好地反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而一直在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周水庭说。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对标应用型大学的重要要求,秉持“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教育家、科学家和工匠精神,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林进川表示,学校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把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人才教育培训与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度融合。
融入绿色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 厦门理工学院启动“服务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年”活动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原文) 《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