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主流媒体团来到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与中国高端智能智造“亲密接触”,探寻中国“钢铁侠”的生产基地。
“在这里,你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岸桥,这是在一般港口都无法观赏到的奇景。”据介绍,一般港口机械会根据码头所在地的不同统一颜色标准,而在上海振华重工这个全球港机“发源地”,才会看到颜色斑斓的岸桥沿江整齐矗立。
当天,媒体团现场参观了长兴基地0号码头、钣金自动化车间、流动机械调度中心、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以及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车(IGV)调试场地,通过参观“钢铁巨擘”的智能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拥抱中国“智”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魅力。
在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媒体团近距离参观了钢箱梁自动化焊接场景,采用了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进行板面拼接,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摈弃了传统繁琐的焊接工序,只需要焊接一面焊缝便可成型,不再需要翻转钢板,对反面焊缝进行碳刨清根、再次焊接,就像民间传统工艺“双面绣”,焊一面,可以双面成形,大幅度的提升了焊接效率。此外,该智能车间还采用了双面立焊、自动化装配与焊接、自动化翻身、自动化搬运等多项新技术,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年均节省人力成本42%。
如今,自动化码头已然成为港口圈的热门话题,因其高自动化程度和人力成本的节约,被成为“魔鬼码头”。振华重工目前已在厦门远海、青岛港、上海洋山四期以及在建的广州南沙四期、广西北部湾钦州港等地投入自动化码头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振华重工围绕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进行了攻关,自主研发了多项新技术:开发了基于5G通信的轮胎吊远程自动化系统;开发了基于多传感融合的IGV自主导航系统;开发了新一代高精度云点图岸桥传播扫描系统;开发了集装箱作业任务集成管理系统……
记者本次就在生产基地参观了智能导引车(IGV)调试场地。该批IGV是振华重工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自动化码头广州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量身定制,创造性地采用了北斗卫惯导航定位系统、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让IGV可化身灵活的“搬运工”,在码头前沿与堆场间自由穿梭。目前,该项目首批岸桥、轨道吊以及IGV均已运抵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现场,正在开展调试工作。
1992年,振华重工成立之初,世界上没有哪个港口愿意冒风险去相信基本上没有一点“名号”的“中国制造”。一份来自温哥华港口的订单为振华重工带来转机。
温哥华港是世界著名港口之一,招标程序严格而公平。振华重工凭借着价格上的优势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众多竞标者中胜出。然而,在温哥华客户受标前,青岛港的两台岸桥因受自然灾害冲击落入海中,这给振华重工的此次竞标带来不确定性。但经当时美国ABS调查后发现岸桥损坏确为自然灾害所致,产品质量并无问题,也并非振华重工生产,决定继续受标。振华重工积极修复破损机器,并将修复后的机器照片寄往温哥华方面,真诚踏实的态度获得对方的认可与信任。随后,美国、徳国、荷兰、新加坡……纷纷向振华重工敞开大门。短短6年间,振华重工击不仅打破国外港机企业的垄断,还成功拿下全球大部分市场占有率。在后来的二十余年里,其岸桥产品从始至终保持市占有率第一,企业出口的相关港机设备逾万台(套)。
对未来的展望,振华重工方面表示,将着力开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顶层规划,围绕过程智能、装备智能两大核心要素,以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为目标,实施透明化的生产计划与过程管控,持续打造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打通市场营销、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流程的数据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协调、快速反应机制,打造符合振华特色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