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城镇app官网首页_淘金城镇赚钱app下载机电-生产切割机,滚轮架,操作架,焊架,变位机,焊接回转台,龙门焊的厂家
18年专注激光切割机设备定制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0510-82616907

中巽科技受上海市科委官方媒体关注

时间: 2023-12-31 23:23:34 作者: 淘金网首页 点击:1

  作为上海市科委的官方媒体上海科技,日前聚焦中巽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推出重磅报道,文中说:

  1.中巽科技的“自适应技术”是可实现一键式启动即可操作的“元宇宙”焊接平台。

  2.中巽科技的26.5 米跨机器人焊接流水线的开发并成功投产,其难度极高,打破了国际垄断。

  3.王铭秋带领中巽科技决心做好焊接领域里最难的复杂钢结构焊接,并已取得从2013年的全进口到现在的国产替代率完成85%以上(除了机械臂本体部分)的成绩。

  对于VR元宇宙来说,最为人诟病的或许是一旦戴上即只能看到虚拟世界,所以目前多被用于娱乐场景中。

  但对于王铭秋来说,元宇宙这样人类的终极科技幻想已经在她的手中落地为一座座工厂,从最复杂的船舶制造到桥梁、海工……一键式启动操作的“元宇宙”焊接平台,让焊接机器人不再成为智慧工厂建设中的瓶颈。

  随着十年磨一剑的苹果MR头显开启新“iPhone时刻”,对于创立十年的中巽科技来说,2023年也迎来了属于焊接机器人的“iPhone时刻”。

  她说,希望在每个场景打造一个标杆,“为智慧工厂打造更多智能化的标准产品”。

  据《中国焊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简编)》(以下简称“规划”),中国每年有约三亿吨左右的钢材涉及焊接加工,占全球焊接加工量的50%以上。智慧焊接,既是工厂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机器人赛道中炙手可热的细分赛道。但是,我国焊接智能化普及率仍然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在中巽科技创始人王铭秋看来,智慧焊接在我国仍然处于等待爆发的阶段。

  未来若产能要达到“下饺子”的程度,那么依靠人工进行焊接——无论是依靠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是借助编程人员辅助操作,都不足以满足产能的要求,这是王铭秋观察行业数年做出的判断,对于复杂钢结构的焊接来说,自适应寻位技术,这一“焊接元宇宙”技术,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我们就是在干元宇宙的活——有了硬件之后嵌入软件,用虚拟远程控制焊接,其实这就是工业制造业的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之一。”谈到中巽科技的核心技术——自适应寻位时,王铭秋说道。

  据王铭秋观察,智慧焊接领域都会存在一种割裂:“懂工艺的人不懂软件,懂软件的人不懂工艺”。当复合型人才急缺的时候,高集成度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便呼之欲出。

  与导模型和示教的技术路线不同,中巽的“自适应技术”,通过AI视觉识别+核心算法,无需图纸信息输入、无需编程人员,机器自主识别并生产焊接程序,可实现一键启动,自带专家级工艺库。

  作为工业机器人主要使用在场景之一,2022年,全球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26.35亿,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在全球占比39.66%。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一半的工业机器人用在汽车制造业,其中,又有一半的机器人是焊接机器人。

  但是,对王铭秋来说,她想啃下的是“更难啃”的“板”——复杂钢结构的中厚板焊接,在制造业中,这几乎是焊接中“皇冠上的明珠”的存在。无论是造船,还是桥梁、海工、建筑钢构亦或是核电、风电,都要使用到这一复杂焊接工艺。

  但长久以来,该领域的智能化进展基本停滞不前。2013年,中巽科技成立,致力于复杂钢结构智能制造流水线业务,技术填补国内、国际多项空白。目前已投产的行业标杆项目包括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重工、中海油集团等制造业头部央国企。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此项目为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5个部委投资项目,属于智能化焊接机器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在一开始意向阶段,项目方并不敢将如此核心的战略业务交给一家非公有制企业来承担。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王铭秋表示:“若无法投产,可以全额退款。”

  在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中,丹麦某公司因项目复杂难度放弃,美国航母供应商荷兰某公司研发历时9个月未完成,王铭秋带领中巽团队仅历时7个月,主导完成这个全球首条 26.5 米跨机器人焊接流水线的开发并成功投产。该项目使用自适应编程软件系统,进入狭窄拥挤的空间焊接,同一焊缝位置区域包括平、立、仰一次成型,多层多道坡口焊接难度极高,打破了国际垄断。

  2013年,刚刚毕业的王铭秋,选择了一条与大部分毕业生不同的路——创业,在半年与船厂的接触中,王铭秋发现,船厂都是人工在干活,但未来,一定会有机器代替人工的方向。于是,王铭秋带领着中巽科技,决心啃下复杂钢结构焊接,这块焊接领域里最难啃的“板”,为了这个目标,中巽科技放弃了所有别的业务,“就想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这一块业务做好。”从2014年开始,王铭秋年年都会带领团队数次前往欧洲了解智能制造业的最新进展。

  王铭秋谈道,一开始,“所有人都劝我不要干这一块,太辛苦了,而且这个机器人那么贵,没人会采购。”但王铭秋咬紧牙关不放弃,她认定智慧焊接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初,团队采购欧洲设备回来自己研究;现在,代码全部自主研发,设备的扫描速度翻了一倍。

  从硬件端国产替代不断寻找合适国内供应商;从门架到导轨、拖链;从激光传感器到焊机、中控台;经过不断地技术打磨,中巽科技的装备已从2013年的全进口到现在的国产替代率完成85%以上(除了机械臂本体部分)。

  “目前,复杂钢结构的智慧焊接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王铭秋说道,就像汽车行业二三十年前的样子。“工人很多,每家大型装备生产单位都有上千个焊工在干活。”但焊接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焊接工人长期进行焊接工作,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焊接车间难招人。同时,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的影响。工厂在焊接时易产生焊接喷溅,进而影响焊点质量的稳定性。

  因此许多工厂都大力提倡采用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代替手工焊接。作为已在智慧焊接行业布局十年的中巽科技,目前仍然在等待行业的腾飞与爆发。

  面向未来,王铭秋表示,一方面将继续提升技术实力,在自适应寻位的速度上翻倍,在产能上,给客户给到更多的帮助。另一方面,探索变“定制化”为“标准化”的路径。围绕复杂钢结构,“为智慧工厂打造更多智能化的标准产品”。

  王铭秋介绍道,像这种复杂钢结构行业定制化项目,打造多款标准化产品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基于软件的高度自适应的柔性化,产品只是占地尺寸及工艺略有变化。一旦标准化产品打造完成,面向未来的爆发期,优势将会更大。

您可能在找以下产品